学院简介

由: 齐亚伟 发布 浏览:

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重点发展的工科学院,目前设有材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化学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工程建设专业和山东省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学校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发展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新旧动能转换重点特设专业。2019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面向全国招收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材料学院秉承博学明德、立志成才的理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众多企业建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就业基地及产学研基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聘请企业家和优秀毕业生给毕业生做报告,组织学生走进企业见习、实习。历年来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多次获得就业先进单位称号。学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在聊大”,更体现在材料学院。学风好,考研率高是材料学院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连续多年列全校考研率第一,2019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了49%,其中60%的被中科院、985211学校录取。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6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具博士学位的教师54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在校生1400余人。学院实验室全面对本科生开放,拥有6000平米的独立实验楼、1000平米的金属材料实验室和1000平米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室,建立了教学、科研共用的材料制备平台、材料加工平台、材料性能测试平台、材料结构表征平台,装备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各种先进教学与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3700余万元。

随着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科研方向,包括新能源材料、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有色金属新材料等。2013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863计划子课题2项;承担企业委托项目等19项,累计项目经费达1600万元。在功能陶瓷、纳米材料、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有色金属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2013年以来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36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发明60余项,其中8项专利实现转让。

学院主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山东祥光铜业、信发铝业、中色奥博特等合作,成立了聊城有色金属研究院,与华信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研发基地,与企业联合成功申报课题包括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企业成果转化项目、聊城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并与山东骏程金属科技、聊城卓群汽车部件等多家企业建立横向课题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解决技术性难题

学院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近5年来,有600多名同学先后承担或参与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学校科研资助金50余万元,发表论文共计120余篇、申请专利4项;学生在全国金相大赛、全国英语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高分子实用技术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省级及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达8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