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
历届考博
首页» 招生就业» 研究生招生» 历届考博

考博之星——翟玉智

2021-06-02  由:发布  浏览: 阅读次数:

  

  翟玉智,聊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敏感材料课题组2017级研究生,跟随杜鹃副教授学习。读研期间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奖与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其中二区top期刊两篇。2020年拟录取为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结缘材料,相伴七年

  这七年有很多偶然。高考的第一志愿不是材料,而被调剂到材料学院。本科期间爱好打篮球和钓鱼,至于以后找工作还是考研,我并没有明确的意向。大三下学期,面临毕业,自己并没有特别想做的工作,学长学姐都说,读研是一个枯燥、孤独但自我成长的过程,觉得读研是对自我的提升,考研前夕,我临时决定报考本学院。结识我的导师杜鹃老师也是偶然。很多偶然,汇成必然,我成了聊城大学材料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很感激杜老师对我学习和实验的指导,以及在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

  拓宽眼界,奋斗拼搏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我进组后的第一天,杜老师就给我一本“宝典”,是一本专业方向的基础知识书籍,是每个学生进组必读之书。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变得更具体,更深入,打好基础才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做实验,老师、师姐轮番指导,做的多了便熟能生巧;第一次写论文,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改,写得多了,慢慢改的也就少了。下载文献、阅读文献、搜集数据、实证分析、撰写论文,从一无所知到熟谙自己的研究领域,整个人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研究生三年,我学习到了非常非常多的东西。

  除了勤奋和努力,创新是实验中最难但最重要的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是优秀的工作。在学习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进步的过程。在研究生期间,我尝试着去独立发现问题,从各类文献中寻找有新意的方向,筛选出其中可入手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idea”。同时,我经常与自己的研究生导师沟通,她的观点和思路会给予我更多的启发。

  保持身体健康是努力学习的基础。很多研究生因为实验要熬夜甚至通宵,而且平时几乎都坐在电脑前看文章,身体状态却一天不如一天。我建议同学们每天或每周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锻炼身体,身体好了,才能更好的做科研。

  读研期间,数次跟导师出去开会和去哈工大、山东大学等学校做实验,这是个充满挑战又收获满满的过程,这期间,我结识了许多同专业的老师和师兄弟,有的还成了朋友。从这些师兄弟身上,我看到了985学校的研究生对科研和人生的态度,也看到了自己和他们的差距。慢慢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读博。同时,我也结识了后来我博士阶段的导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郑立梅教授,并有了投入她师门的初步打算。

  

  继续深造,申博山大

  硕士阶段,我的研究方向是压电陶瓷,经过三年学习,我对这一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也发表了几篇论文,但是研究成果或者说研究深度还达不到令我满意的程度。同时,对我来说,博士毕业后还可能进入更高的平台,可以有更宽阔的视野看到更大的世界。因此,比起马上找工作,我决定再花4年时间拼一拼,让自己的人生上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学校的选择以及考博的准备工作,杜老师给了我许多指导与帮助,也感谢学院的贾正峰老师、王利平老师帮我写的推荐信。

  博士申请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各个学校报考时的时间段。在复试时,主要有申请考核制和考试两种方式。不同学校采用的复试方式不同,但绝大多数是申请考核制。复试出结果的时限也各不相同,具体要根据所选学校情况而定。如果有申博打算,硕士期间一定要多发论文,并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这些对申博成功大有助益。

  希望学弟学妹们坚定信念,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祝福大家!

  

  


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