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介绍
2019-11-21 由:发布 浏览: 阅读次数: 次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成天下,料汇四方,能材兼备,必为大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如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和太阳能电池材料等)、新能源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等)设计与制造工艺、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等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核心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半导体器件基础、电化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锂离子电池原理与技术、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电池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整合了聊城大学新能源领域的教学、科研力量,依托于山东省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重点实验室。已建成能源材料的“合成制备平台”、 “性能测试平台”、“结构表征平台”等科研教学公用的实验平台。现拥有专业教师 18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3人,博士13人,硕士 4 人,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年龄分布和学缘结构。
办学特色
本专业是在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中“十强产业”之新能源、新材料的建设要求下设立的,重点培养太阳能、氢能、新型电池、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所需人才,具有鲜明的新能源行业特色。
(1)培养质量高。严格规范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全体教师、院系领导、科研团队都参与到本科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讨论、跨学科思维、自学和掌握学习。
(2)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以本科教育为重点,对接新旧动能转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需求,联合本市能源行业骨干企业、融合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本科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3)落实本科生导师制。通过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推进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促进人才培养。
办学成果
本专业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项,校企合作横向项目8项,聊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专业建有校级精品课程3个,建有实践教学基地7所,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就业前景
在国家战略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本专业毕业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工作领域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1)继续深造,可到高校、科研院所等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本专业具有研究生保送资格;(2)进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质量监测、监督、咨询等工作;(3)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从事能源、材料、器件等相关的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