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
2022-09-26 由:发布 浏览: 阅读次数: 次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2022版)
(专业代码:080414T)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基于我国新能源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培养学生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电子等学科的交叉知识基础,系统掌握并熟练运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发展潜质,能够在能源、材料、化工、环境、新能源汽车、通讯、电力储能等领域开展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学习或深造应能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等基本知识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知识与技术,分析能源、材料、化工、环境、通讯、电力储能等领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与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提出系统性方案并予以解决;
目标2:能够承担能源、材料、化工、环境、新能源汽车、通讯、电力储能等领域开展新能源材料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分析检测、生产、经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工作,并能在实践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相关政策、法规,达到工程师执业水平;
目标3: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富有团队精神,能够带动工程实践项目的有效实施;
目标4:具备良好的人文道德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公众利益优先原则,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目标5: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拥有终身学习和自我拓展的能力,能够不断跟踪国内外先进工程技术和行业发展,适应行业持续发展需求。
(二)毕业要求
通过人文、社科、学科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课程、实习实训等课程体系,学生接受新能源材料制备与器件开发、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与创新意识培育、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和综合训练,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器件测试和评价、器件的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具备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面向一线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
1-2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具体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1-3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推演、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1-4 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综合;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和材料研究方法,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和判断;
2-2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3能认识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4能够运用相关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得到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
3-1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加工过程中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能够设计/开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加工与应用过程中满足特定需求的反应器、加工设备或制品和模具等单元(部件);
3-3能够设计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进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工程中的系统或工艺流程的设计/开发,并能够在相关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4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工程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制约因素,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降低环境危害。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等,并将信息进行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基于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结合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及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能够根据研究对象特征,设计并选择合理的研究路线,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案;
4-3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整理实验数据;
4-4能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归纳总结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结构及性能测试等方面常用的现代仪器、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语言工具和相关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加工与工程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5-3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加工与工程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材料工程实践活动的影响;
6-2能分析和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等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维护国家利益;
8-2具备良好的品德,诚实公正、诚信守则,并能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8-3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并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交叉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团队精神。
9-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9-3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在多学科交叉的团队中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 沟通: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10-2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0-3具备至少一门外语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的实践环节中应用。
11-1理解并掌握一定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等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了解工程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11-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运用到材料制品及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过程中。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技术理解能力、总结综述能力等,能够不断学习以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
12-1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针对个人职业发展,自主学习,与时俱进,适应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
12-2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包括不断提升对相关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表1 专业毕业要求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目标1  | 
			
			 目标2  | 
			
			 目标3  | 
			
			 目标4  | 
			
			 目标5  | 
		
| 
			 1.工程知识  | 
			
			 H  | 
			
			 
  | 
			
			 
  | 
			
			 
  | 
			
			 L  | 
		
| 
			 2.问题分析  | 
			
			 H  | 
			
			 H  | 
			
			 
  | 
			
			 
  | 
			
			 M  | 
		
|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H  | 
			
			 H  | 
			
			 
  | 
			
			 
  | 
			
			 
  | 
		
| 
			 4.研究  | 
			
			 H  | 
			
			 H  | 
			
			 
  | 
			
			 
  | 
			
			 
  | 
		
| 
			 5.使用现代工具  | 
			
			 H  | 
			
			 H  | 
			
			 
  | 
			
			 
  | 
			
			 M  | 
		
| 
			 6.工程与社会  | 
			
			 
  | 
			
			 H  | 
			
			 
  | 
			
			 H  | 
			
			 
  | 
		
|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H  | 
			
			 
  | 
			
			 H  | 
			
			 
  | 
		
| 
			 8.职业规范  | 
			
			 
  | 
			
			 H  | 
			
			 
  | 
			
			 H  | 
			
			 
  | 
		
| 
			 9.个人和团队  | 
			
			 
  | 
			
			 
  | 
			
			 H  | 
			
			 H  | 
			
			 
  | 
		
| 
			 10.沟通  | 
			
			 
  | 
			
			 
  | 
			
			 H  | 
			
			 M  | 
			
			 H  | 
		
| 
			 11.项目管理  | 
			
			 
  | 
			
			 M  | 
			
			 H  | 
			
			 
  | 
			
			 H  | 
		
| 
			 12.终身学习  | 
			
			 
  | 
			
			 M  | 
			
			 
  | 
			
			 
  | 
			
			 H  | 
		
注:H:高支撑度,M:中支撑度,L:低支撑度。
二、修业年限、计划总学时、学分及授予学位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四年,学校实行学分制下的弹性学制。计划总学时为2720学时,总学分为172学分。允许学生在3~8年内修完规定课程,修满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电化学基础、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材料性能学、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化学电源工艺学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含主要专业实验)
本专业主要专业实验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实验、电化学基础实验、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材料性能学实验等;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五、课程的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见表2)
表2 课程学时、学分及学期安排表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学分分配  | 
			
			 总 学 时  | 
			
			 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含实验、上机、其他)  |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 
			
			 030111220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Ideology and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 
			
			 3  | 
			
			 2  | 
			
			 1  | 
			
			 48  | 
			
			 32  | 
			
			 16  | 
			
			 3  | 
			
			 一  | 
			
			 考试  | 
			
			 1.共17学分,其中5学分为实践学分; 2.“四史”教育,每学年循环开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4门中选修1门。  | 
		
| 
			 03011222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mpendium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3  | 
			
			 2  | 
			
			 1  | 
			
			 48  | 
			
			 32  | 
			
			 16  | 
			
			 3  | 
			
			 二  | 
			
			 考试  | 
		||||
| 
			 03011322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 
			
			 3  | 
			
			 2  | 
			
			 1  | 
			
			 48  | 
			
			 32  | 
			
			 16  | 
			
			 3  | 
			
			 三  | 
			
			 考试  | 
		||||
| 
			 03011322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Ⅰ)  | 
			
			 2  | 
			
			 2  | 
			
			 
  | 
			
			 32  | 
			
			 32  | 
			
			 
  | 
			
			 2  | 
			
			 三  | 
			
			 考试  | 
		||||
| 
			 03011422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Ⅱ)  | 
			
			 3  | 
			
			 2  | 
			
			 1  | 
			
			 48  | 
			
			 32  | 
			
			 16  | 
			
			 3  | 
			
			 四  | 
			
			 考试  | 
		||||
| 
			 0301112205  | 
			
			 形势与政策(一)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Ⅰ)  | 
			
			 0.5  | 
			
			 0.25  | 
			
			 0.25  | 
			
			 8  | 
			
			 4  | 
			
			 4  | 
			
			 1  | 
			
			 一  | 
			
			 考查  | 
		||||
| 
			 0301122205  | 
			
			 形势与政策(二)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Ⅱ)  | 
			
			 0.5  | 
			
			 0.25  | 
			
			 0.25  | 
			
			 8  | 
			
			 4  | 
			
			 4  | 
			
			 1  | 
			
			 二  | 
			
			 考查  | 
		||||
| 
			 0301132205  | 
			
			 形势与政策(三)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Ⅲ)  | 
			
			 0.5  | 
			
			 0.25  | 
			
			 0.25  | 
			
			 8  | 
			
			 4  | 
			
			 4  | 
			
			 1  | 
			
			 三  | 
			
			 考查  | 
		||||
| 
			 0301142205  | 
			
			 形势与政策(四) Situation and Policies(Ⅳ)  | 
			
			 0.5  | 
			
			 0.25  | 
			
			 0.25  | 
			
			 8  | 
			
			 4  | 
			
			 4  | 
			
			 1  | 
			
			 四  | 
			
			 考查  | 
		||||
| 
			 
  | 
			
			 “四史”教育  | 
			
			 1  | 
			
			 1  | 
			
			 
  | 
			
			 16  | 
			
			 16  | 
			
			 
  | 
			
			 1  | 
			
			 
  | 
			
			 
  |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美育 课程  | 
			
			 
  | 
			
			 公共艺术课程 (具体课程名称、课程编号,依学生选修的公共艺术课程在教务系统内自动生成。)  | 
			
			 2  | 
			
			 2  | 
			
			 
  | 
			
			 32  | 
			
			 32  | 
			
			 
  | 
			
			 
  | 
			
			 1-8  | 
			
			 
  | 
			
			 至少选修1门、2学分。学生自主选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中国美术史》《东昌府本版年画艺术》《山东民歌赏析》《艺术与审美》《带你听懂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作品》《视觉艺术设计》《音乐与社会》等,详细课程名单见每学期选课通知。  | 
		
| 
			 大学 外语  | 
			
			 
  | 
			
			 大学外语(一)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  | 
			
			 4  | 
			
			 2  | 
			
			 2  | 
			
			 64  | 
			
			 32  | 
			
			 32  | 
			
			 4  | 
			
			 一  | 
			
			 考试  | 
			
			 1.共12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共4学分; 2.学生自主在《大学英语》《大学俄语》《大学日语》《大学韩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中任意一种语言模块课程。具体课程名称、课程号依学生选修定。  | 
		||
| 
			 
  | 
			
			 大学外语(二)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  | 
			
			 4  | 
			
			 2  | 
			
			 2  | 
			
			 64  | 
			
			 32  | 
			
			 32  | 
			
			 4  | 
			
			 二  | 
			
			 考试  | 
		||||
| 
			 
  | 
			
			 大学外语(三)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II)  | 
			
			 2  | 
			
			 2  | 
			
			 
  | 
			
			 32  | 
			
			 32  | 
			
			 
  | 
			
			 2  | 
			
			 三  | 
			
			 考试  | 
		||||
| 
			 
  | 
			
			 大学外语(四)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IV)  | 
			
			 2  | 
			
			 2  | 
			
			 
  | 
			
			 32  | 
			
			 32  | 
			
			 
  | 
			
			 2  | 
			
			 四  | 
			
			 考试  |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身心 健康  | 
			
			 
  | 
			
			 公共体育(一) Physical Education(Ⅰ)  | 
			
			 1  | 
			
			 1  | 
			
			 
  | 
			
			 36  | 
			
			 36  | 
			
			 
  | 
			
			 2  | 
			
			 一  | 
			
			 考试  | 
			
			 1.为学生开设两学年的“公共体育”课程,每一学年学生须在篮球、排球、足球、太极拳、网球、健身田径、软式排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拳击、散打、羽毛球、垒球、体育舞蹈、体育游戏等项目中选择一项不同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满足掌握2项运动健身技能的要求。 2.共4学分,其中2学分为实践教学。  | 
		
| 
			 
  | 
			
			 公共体育(二) Physical Education(Ⅱ)  | 
			
			 1  | 
			
			 1  | 
			
			 
  | 
			
			 36  | 
			
			 36  | 
			
			 
  | 
			
			 2  | 
			
			 二  | 
			
			 考试  | 
		||||
| 
			 
  | 
			
			 公共体育(三) Physical Education(Ⅲ)  | 
			
			 1  | 
			
			 
  | 
			
			 1  | 
			
			 36  | 
			
			 
  | 
			
			 36  | 
			
			 2  | 
			
			 三  | 
			
			 考试  | 
		||||
| 
			 
  | 
			
			 公共体育(四) Physical Education(Ⅳ)  | 
			
			 1  | 
			
			 
  | 
			
			 1  | 
			
			 36  | 
			
			 
  | 
			
			 36  | 
			
			 2  | 
			
			 四  | 
			
			 考试  | 
		||||
| 
			 300111220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 
			
			 2  | 
			
			 2  | 
			
			 
  | 
			
			 32  | 
			
			 32  | 
			
			 
  | 
			
			 2  | 
			
			 一/二  | 
			
			 考查  | 
			
			 
  | 
		|||
| 
			 军事  | 
			
			 2501112209  | 
			
			 军事理论与训练 Military Theory and Training  | 
			
			 2  | 
			
			 1  | 
			
			 1  | 
			
			 16  | 
			
			 16  | 
			
			 2周  | 
			
			 2  | 
			
			 一/二  | 
			
			 考查  | 
			
			 1.共2学分,其中军事技能训练1学分为实践教学; 2.“军事技能训练”第一学期第1-2周,不计入总学时。  |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 
			
			 300111220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一)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  | 
			
			 1  | 
			
			 1  | 
			
			 
  | 
			
			 16  | 
			
			 16  | 
			
			 
  | 
			
			 1  | 
			
			 一  | 
			
			 考查  | 
			
			 1.分两学期开设,每学期1学分。  | 
		
| 
			 3001162202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二)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Ⅱ)  | 
			
			 1  | 
			
			 1  | 
			
			 
  | 
			
			 16  | 
			
			 16  | 
			
			 
  | 
			
			 1  | 
			
			 六  | 
			
			 考查  | 
		||||
| 
			 合计  | 
			
			 41  | 
			
			 29  | 
			
			 12  | 
			
			 720  | 
			
			 504  | 
			
			 216  | 
			
			 
  | 
			
			 
  | 
			
			 
  |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社会科学  | 
			
			 主要涵盖政治、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生需在本模块选修2学分  | 
			
			 1.学生须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至少选修修读4学分,64学时; 2.创新创业模块中 “创新基础”(3101242201)、 “创业基础”(3101242202)为限选课程,两门课程各1学分。  | 
		|||||||||||
| 
			 创新创业教育  | 
			
			 主要涵盖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领域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生需选修“创新基础”和“创业基础”两门课程,两门课程各1学分  | 
		|||||||||||||
| 
			 学分合计:45,其中理论学分:33、实践学分:12;学时合计:784,其中理论学时:568、实践学时:216  |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数  | 
			
			 学分分配  | 
			
			 总 学 时  | 
			
			 总学时分配  | 
			
			 周学时  | 
			
			 开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
| 
			 理论  | 
			
			 实践  | 
			
			 理论  | 
			
			 实践 (含实验、上机、其他等)  |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必修  | 
			
			 学科 基础 课程  | 
			
			 1002112201  | 
			
			 高等数学(一级,上) Advanced Mathematics (Level 1, Volume I)  | 
			
			 5  | 
			
			 5  | 
			
			 
  | 
			
			 80  | 
			
			 80  | 
			
			 
  | 
			
			 5  | 
			
			 一  | 
			
			 考试  | 
			
			 
  | 
		||
| 
			 1002122201  | 
			
			 高等数学(一级,下) Advanced Mathematics (Level 1, Volume II)  | 
			
			 5  | 
			
			 5  | 
			
			 
  | 
			
			 80  | 
			
			 80  | 
			
			 
  | 
			
			 5  | 
			
			 二  | 
			
			 考试  | 
		||||||
| 
			 1002132201  |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 
			
			 2  | 
			
			 2  | 
			
			 
  | 
			
			 32  | 
			
			 32  | 
			
			 
  | 
			
			 2  | 
			
			 三  | 
			
			 考试  | 
		||||||
| 
			 185213220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2  | 
			
			 2  | 
			
			 
  | 
			
			 32  | 
			
			 32  | 
			
			 
  | 
			
			 2  | 
			
			 三  | 
			
			 考试  | 
		||||||
| 
			 1852112201  | 
			
			 工程制图及CAD Engineering Drawing and CAD  | 
			
			 3  | 
			
			 2  | 
			
			 1  | 
			
			 48  | 
			
			 32  | 
			
			 16  | 
			
			 3  | 
			
			 一  | 
			
			 考试  | 
		||||||
| 
			 1852122201  | 
			
			 大学物理(一) College Physics(Ⅰ)  | 
			
			 3  | 
			
			 3  | 
			
			 
  | 
			
			 48  | 
			
			 48  | 
			
			 
  | 
			
			 3  | 
			
			 二  | 
			
			 考试  | 
		||||||
| 
			 1852132201  | 
			
			 大学物理(二) College Physics(Ⅱ)  | 
			
			 3  | 
			
			 3  | 
			
			 
  | 
			
			 48  | 
			
			 48  | 
			
			 
  | 
			
			 3  | 
			
			 三  | 
			
			 考试  | 
		||||||
| 
			 1852112202  | 
			
			 大学化学(一) College Chemistry(Ⅰ)  | 
			
			 2  | 
			
			 2  | 
			
			 
  | 
			
			 32  | 
			
			 32  | 
			
			 
  | 
			
			 2  | 
			
			 一  | 
			
			 考试  | 
		||||||
| 
			 1852122202  | 
			
			 大学化学(二) College Chemistry(Ⅱ)  | 
			
			 2  | 
			
			 2  | 
			
			 
  | 
			
			 32  | 
			
			 32  | 
			
			 
  | 
			
			 2  | 
			
			 二  | 
			
			 考试  | 
		||||||
| 
			 1852132202  | 
			
			 物理化学(一) Physical Chemistry(Ⅰ)  | 
			
			 3  | 
			
			 3  | 
			
			 
  | 
			
			 48  | 
			
			 48  | 
			
			 
  | 
			
			 3  | 
			
			 三  | 
			
			 考试  | 
		||||||
| 
			 1852142201  | 
			
			 物理化学(二) Physical Chemistry(Ⅱ)  | 
			
			 2  | 
			
			 2  | 
			
			 
  | 
			
			 32  | 
			
			 32  | 
			
			 
  | 
			
			 3  | 
			
			 四  | 
			
			 考试  | 
		||||||
| 
			 1852142202  | 
			
			 工程力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 
			
			 3  | 
			
			 3  | 
			
			 
  | 
			
			 48  | 
			
			 48  | 
			
			 
  | 
			
			 3  | 
			
			 四  | 
			
			 考试  | 
		||||||
| 
			 1852142203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2  | 
			
			 2  | 
			
			 
  | 
			
			 32  | 
			
			 32  | 
			
			 
  | 
			
			 2  | 
			
			 四  | 
			
			 考试  | 
		||||||
| 
			 1852112203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新生研讨课 Freshman Seminar Course for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 
			
			 1  | 
			
			 1  | 
			
			 
  | 
			
			 16  | 
			
			 16  | 
			
			 
  | 
			
			 2  | 
			
			 一  | 
			
			 考查  | 
		||||||
| 
			 1852122203  | 
			
			 材料工程与安全 Material Engineering and Safety  | 
			
			 1  | 
			
			 1  | 
			
			 
  | 
			
			 16  | 
			
			 16  | 
			
			 
  | 
			
			 2  | 
			
			 二  | 
			
			 考查  | 
		||||||
| 
			 小计  | 
			
			 39  | 
			
			 38  | 
			
			 1  | 
			
			 624  | 
			
			 608  | 
			
			 16  | 
			
			 
  | 
		|||||||||
| 
			 专业 核心 课程  | 
			
			 185224220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 Fundamentals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 
			
			 2  | 
			
			 2  | 
			
			 
  | 
			
			 32  | 
			
			 32  | 
			
			 
  | 
			
			 2  | 
			
			 四  | 
			
			 考试  | 
		|||||
| 
			 1852252201  | 
			
			 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 
			
			 2  | 
			
			 2  | 
			
			 
  | 
			
			 32  | 
			
			 32  | 
			
			 
  | 
			
			 2  | 
			
			 五  | 
			
			 考试  | 
		||||||
| 
			 1852242202  | 
			
			 材料科学基础(一) Fundamental of Materials Science(Ⅰ)  | 
			
			 4  | 
			
			 4  | 
			
			 
  | 
			
			 64  | 
			
			 64  | 
			
			 
  | 
			
			 4  | 
			
			 四  | 
			
			 考试  | 
		||||||
| 
			 1852252202  | 
			
			 材料科学基础(二) Fundamental of Materials Science(Ⅱ)  | 
			
			 2  | 
			
			 2  | 
			
			 
  | 
			
			 32  | 
			
			 32  | 
			
			 
  | 
			
			 3  | 
			
			 五  | 
			
			 考试  | 
		||||||
| 
			 1852242203  | 
			
			 材料工程基础 Fundament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 
			
			 2  | 
			
			 2  | 
			
			 
  | 
			
			 32  | 
			
			 32  | 
			
			 
  | 
			
			 3  | 
			
			 四  | 
			
			 考试  | 
		||||||
| 
			 1852242203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一) Method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ing(Ⅰ)  | 
			
			 2  | 
			
			 2  | 
			
			 
  | 
			
			 32  | 
			
			 32  | 
			
			 
  | 
			
			 2  | 
			
			 四  | 
			
			 考试  | 
		||||||
| 
			 1852252203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二) Method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ing(Ⅱ)  | 
			
			 3  | 
			
			 3  | 
			
			 
  | 
			
			 48  | 
			
			 48  | 
			
			 
  | 
			
			 3  | 
			
			 五  | 
			
			 考试  | 
		||||||
| 
			 1852232201  | 
			
			 电化学基础 Electrochemistry Foundation  | 
			
			 2  | 
			
			 2  | 
			
			 
  | 
			
			 32  | 
			
			 32  | 
			
			 
  | 
			
			 2  | 
			
			 三  | 
			
			 考试  | 
		||||||
| 
			 1852262201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Semiconductor Physics and Devices  | 
			
			 3  | 
			
			 3  | 
			
			 
  | 
			
			 48  | 
			
			 48  | 
			
			 
  | 
			
			 3  | 
			
			 六  | 
			
			 考试  | 
		||||||
| 
			 1852262202  | 
			
			 材料性能学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 
			
			 3  | 
			
			 3  | 
			
			 
  | 
			
			 48  | 
			
			 48  | 
			
			 
  | 
			
			 3  | 
			
			 六  | 
			
			 考试  | 
		||||||
| 
			 小计  | 
			
			 25  | 
			
			 25  | 
			
			 
  | 
			
			 400  | 
			
			 400  | 
			
			 
  | 
			
			 
  | 
		|||||||||
| 
			 合计  | 
			
			 64  | 
			
			 63  | 
			
			 1  | 
			
			 1024  | 
			
			 1008  | 
			
			 16  | 
			
			 
  |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选修  | 
			
			 专业 限选 课程  | 
			
			 1853162201  | 
			
			 专业英语 Specialty English  | 
			
			 2  | 
			
			 2  | 
			
			 
  | 
			
			 32  | 
			
			 32  | 
			
			 
  | 
			
			 2  | 
			
			 六  | 
			
			 考试  | 
			
			 
  | 
		||
| 
			 1853152201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  | 
			
			 3  | 
			
			 3  | 
			
			 
  | 
			
			 48  | 
			
			 48  | 
			
			 
  | 
			
			 3  | 
			
			 五  | 
			
			 考试  | 
		||||||
| 
			 1853122201  |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 
			
			 2  | 
			
			 2  | 
			
			 
  | 
			
			 32  | 
			
			 32  | 
			
			 
  | 
			
			 2  | 
			
			 二  | 
			
			 考试  | 
		||||||
| 
			 1853252201  |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编程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Industrial Robot Programming  | 
			
			 2  | 
			
			 1  | 
			
			 1  | 
			
			 32  | 
			
			 16  | 
			
			 16  | 
			
			 2  | 
			
			 五  | 
			
			 考试  | 
		||||||
| 
			 1853162202  | 
			
			 化学电源工艺学 Chemical Power Technology  | 
			
			 2  | 
			
			 2  | 
			
			 
  | 
			
			 32  | 
			
			 32  | 
			
			 
  | 
			
			 2  | 
			
			 六  | 
			
			 考试  | 
		||||||
| 
			 1853172201  | 
			
			 工程伦理学 Engineering Ethics  | 
			
			 2  | 
			
			 2  | 
			
			 
  | 
			
			 32  | 
			
			 32  | 
			
			 
  | 
			
			 2  | 
			
			 七  | 
			
			 考查  | 
		||||||
| 
			 1853152202  | 
			
			 材料表面与界面 Materials Surface and Interface  | 
			
			 2  | 
			
			 2  | 
			
			 
  | 
			
			 32  | 
			
			 32  | 
			
			 
  | 
			
			 2  | 
			
			 五  | 
			
			 考试  | 
		||||||
| 
			 1853152203  | 
			
			 动力电池基础 Power Battery Foundation  | 
			
			 2  | 
			
			 2  | 
			
			 
  | 
			
			 32  | 
			
			 32  | 
			
			 
  | 
			
			 2  | 
			
			 五  | 
			
			 考试  | 
		||||||
| 
			 1853252202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Documentation Retrieval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 
			
			 3  | 
			
			 1  | 
			
			 2  | 
			
			 48  | 
			
			 16  | 
			
			 32  | 
			
			 
  | 
			
			 五  | 
			
			 考查  | 
		||||||
| 
			 1853172202  | 
			
			 工程管理学 Engineering Management  | 
			
			 1  | 
			
			 1  | 
			
			 
  | 
			
			 16  | 
			
			 16  | 
			
			 
  | 
			
			 2  | 
			
			 七  | 
			
			 考查  | 
		||||||
| 
			 小计  | 
			
			 21  | 
			
			 18  | 
			
			 3  | 
			
			 336  | 
			
			 288  | 
			
			 48  | 
			
			 
  | 
		|||||||||
| 
			 专业 任选 课程  | 
			
			 1853352201  | 
			
			 薄膜材料制备及应用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ilm  | 
			
			 2  | 
			
			 2  | 
			
			 
  | 
			
			 32  | 
			
			 32  | 
			
			 
  | 
			
			 2  | 
			
			 五  | 
			
			 考试  | 
		|||||
| 
			 1853352202  | 
			
			 低维纳米材料 Low-dimensional Nano-materials  | 
			
			 2  | 
			
			 2  | 
			
			 
  | 
			
			 32  | 
			
			 32  | 
			
			 
  | 
			
			 2  | 
			
			 五  | 
			
			 考试  | 
		||||||
| 
			 1853362201  | 
			
			 电催化原理及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ocatalysis  | 
			
			 2  | 
			
			 2  | 
			
			 
  | 
			
			 32  | 
			
			 32  | 
			
			 
  | 
			
			 2  | 
			
			 六  | 
			
			 考试  | 
		||||||
| 
			 1853362202  | 
			
			 光催化材料与光催化净化技术 Photocatalyst and Photocatalytic Purification  | 
			
			 2  | 
			
			 2  | 
			
			 
  | 
			
			 32  | 
			
			 32  | 
			
			 
  | 
			
			 2  | 
			
			 六  | 
			
			 考试  | 
		||||||
| 
			 1853372201  |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技术 Cascade Utilization and Recycling Technologies of Power Batteries  | 
			
			 2  | 
			
			 2  | 
			
			 
  | 
			
			 32  | 
			
			 32  | 
			
			 
  | 
			
			 2  | 
			
			 七  | 
			
			 考试  | 
		||||||
| 
			 1853372202  | 
			
			 新型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 The Principle and Key Technology of Novel Ion Battery  | 
			
			 2  | 
			
			 2  | 
			
			 
  | 
			
			 32  | 
			
			 32  | 
			
			 
  | 
			
			 2  | 
			
			 七  | 
			
			 考试  | 
		||||||
| 
			 小计  | 
			
			 6  | 
			
			 6  | 
			
			 0  | 
			
			 96  | 
			
			 96  | 
			
			 0  | 
			
			 
  | 
		|||||||||
| 
			 合计  | 
			
			 27  | 
			
			 23  | 
			
			 4  | 
			
			 432  | 
			
			 368  | 
			
			 64  | 
			
			 
  | 
			
			 
  | 
		||||||||
| 
			 微专业选修  |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由学生自主选修的微专业在教务系统内自动生成。  | 
			
			 
  | 
			
			 
  | 
			
			 
  | 
			
			 
  | 
			
			 
  | 
			
			 
  | 
			
			 
  | 
			
			 微专业课程模块,由学生自主选修,不计入主修专业总学分、学时。修满微专业合格课程的,由微专业开设高校颁发证书。  | 
		|||||||
| 
			 小计  | 
			
			 
  | 
			
			 
  | 
			
			 
  | 
			
			 
  | 
			
			 
  | 
			
			 
  | 
			
			 
  | 
		|||||||||
| 
			 实 践 教 学  | 
			
			 必修  | 
			
			 基础 实践  | 
			
			 1854222201  | 
			
			 劳动教育与实践  | 
			
			 1  | 
			
			 
  | 
			
			 1  | 
			
			 32  | 
			
			 
  | 
			
			 32  | 
			
			 
  | 
			
			 二  | 
			
			 考查  | 
			
			 劳动教育与实践,各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开设,不少于32学时。 金工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 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二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 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结束后的暑假进行。 由校团委根据《聊城大学“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细则》(聊大校发〔2019〕17号)要求具体实施; 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和第八学期的1~14周进行。 参与专业科研实验、论文撰写、专利开发、创业实践、各类学科竞赛等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或成果,认定相应学分,可充抵专业选修课程学分,最高不超过6学分,具体要求和学分认定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 
		||
| 
			 1854122201  | 
			
			 大学化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College Chemistry  | 
			
			 1  | 
			
			 
  | 
			
			 1  | 
			
			 32  | 
			
			 
  | 
			
			 32  | 
			
			 4  | 
			
			 二  | 
			
			 考试  | 
		||||||
| 
			 1104122205  | 
			
			 大学物理实验I(一) Experiments of College PhysicsI (一)  | 
			
			 0.5  | 
			
			 
  | 
			
			 0.5  | 
			
			 16  | 
			
			 
  | 
			
			 16  | 
			
			 4  | 
			
			 二  | 
			
			 考试  | 
		||||||
| 
			 1104132206  | 
			
			 大学物理实验I(二) Experiments of College Physics I (二)  | 
			
			 0.5  | 
			
			 
  | 
			
			 0.5  | 
			
			 16  | 
			
			 
  | 
			
			 16  | 
			
			 4  | 
			
			 三  | 
			
			 考试  | 
		||||||
| 
			 1854132201  | 
			
			 有机化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Organic Chemistry  | 
			
			 1  | 
			
			 
  | 
			
			 1  | 
			
			 32  | 
			
			 
  | 
			
			 32  | 
			
			 4  | 
			
			 三  | 
			
			 考试  | 
		||||||
| 
			 1854142201  | 
			
			 物理化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Physical Chemistry  | 
			
			 1  | 
			
			 
  | 
			
			 1  | 
			
			 32  | 
			
			 
  | 
			
			 32  | 
			
			 4  | 
			
			 四  | 
			
			 考试  | 
		||||||
| 
			 1854142202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Experiment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0.5  | 
			
			 
  | 
			
			 0.5  | 
			
			 16  | 
			
			 
  | 
			
			 16  | 
			
			 4  | 
			
			 四  | 
			
			 考试  | 
		||||||
| 
			 1854242201  | 
			
			 金工实习 Metalworking Practice  | 
			
			 2  | 
			
			 
  | 
			
			 2  | 
			
			 2周  | 
			
			 
  | 
			
			 2周  | 
			
			 
  | 
			
			 备注  | 
			
			 考查  | 
		||||||
| 
			 小计  | 
			
			 7.5  | 
			
			 
  | 
			
			 7.5  | 
			
			 176+2周  | 
			
			 
  | 
			
			 176+2周  | 
			
			 
  | 
		|||||||||
| 
			 专业 实践  | 
			
			 185416220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 Engineering  | 
			
			 2  | 
			
			 
  | 
			
			 2  | 
			
			 64  | 
			
			 
  | 
			
			 64  | 
			
			 8  | 
			
			 六  | 
			
			 考试  | 
		|||||
| 
			 1854132202  | 
			
			 电化学基础实验 Experiments of Electrochemistry Foundation  | 
			
			 1  | 
			
			 
  | 
			
			 1  | 
			
			 32  | 
			
			 
  | 
			
			 32  | 
			
			 4  | 
			
			 三  | 
			
			 考试  | 
		||||||
| 
			 1854152201  | 
			
			 动力电池基础实验 Experiments of Power Battery  | 
			
			 1  | 
			
			 
  | 
			
			 1  | 
			
			 32  | 
			
			 
  | 
			
			 32  | 
			
			 4  | 
			
			 五  | 
			
			 考试  | 
		||||||
| 
			 185427220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 Curriculum Design of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 
			
			 1  | 
			
			 
  | 
			
			 1  | 
			
			 32  | 
			
			 
  | 
			
			 32  | 
			
			 4  | 
			
			 七  | 
			
			 考试  | 
		||||||
| 
			 1854152202  | 
			
			 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 Experiments of Materials  | 
			
			 1  | 
			
			 
  | 
			
			 1  | 
			
			 32  | 
			
			 
  | 
			
			 32  | 
			
			 4  | 
			
			 五  | 
			
			 考试  | 
		||||||
| 
			 1854152203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 Experiments of Materials  | 
			
			 1  | 
			
			 
  | 
			
			 1  | 
			
			 32  | 
			
			 
  | 
			
			 32  | 
			
			 4  | 
			
			 五  | 
			
			 考试  | 
		||||||
| 
			 1854152204  | 
			
			 材料性能学实验 Experiments of Materials  | 
			
			 1  | 
			
			 
  | 
			
			 1  | 
			
			 32  | 
			
			 
  | 
			
			 32  | 
			
			 4  | 
			
			 五  | 
			
			 考试  | 
		||||||
| 
			 1854172201  | 
			
			 材料仿真实验 Material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 
			
			 0.5  | 
			
			 
  | 
			
			 0.5  | 
			
			 16  | 
			
			 
  | 
			
			 16  | 
			
			 2  | 
			
			 七  | 
			
			 考试  | 
		||||||
| 
			 1854222202  | 
			
			 认识实习 Cognition Practice  | 
			
			 1  | 
			
			 
  | 
			
			 1  | 
			
			 1周  | 
			
			 
  | 
			
			 1周  | 
			
			 
  | 
			
			 备注  | 
			
			 考查  | 
		||||||
| 
			 1854262201  | 
			
			 生产实习 Production Practice  | 
			
			 2  | 
			
			 
  | 
			
			 2  | 
			
			 2周  | 
			
			 
  | 
			
			 2周  | 
			
			 
  | 
			
			 备注  | 
			
			 考查  | 
		||||||
| 
			 小计  | 
			
			 11.5  | 
			
			 
  | 
			
			 11.5  | 
			
			 272+3周  | 
			
			 
  | 
			
			 272+3周  | 
			
			 
  | 
		|||||||||
| 
			 综合 实践  | 
			
			 1854282201  | 
			
			 毕业论文(设计) Graduation Thesis(Design)  | 
			
			 14  | 
			
			 
  | 
			
			 14  | 
			
			 14周  | 
			
			 
  | 
			
			 14周  | 
			
			 
  | 
			
			 备注  | 
			
			 考查  | 
		|||||
| 
			 1854282202  | 
			
			 第二课堂 Second Class  | 
			
			 3  | 
			
			 
  | 
			
			 3  | 
			
			 96  | 
			
			 
  | 
			
			 
  | 
			
			 8  | 
			
			 八  | 
			
			 考查  | 
		||||||
| 
			 小计  | 
			
			 17  | 
			
			 
  | 
			
			 17  | 
			
			 96+ 14周  | 
			
			 
  | 
			
			 96+14周  | 
			
			 
  | 
		|||||||||
| 
			 选修  | 
			
			 1804261803  |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of Students  | 
			
			 
  | 
			
			 
  | 
			
			 
  | 
			
			 
  | 
			
			 
  | 
			
			 
  | 
			
			 
  | 
			
			 
  | 
			
			 
  | 
		|||||
| 
			 1804271803  | 
			
			 社会实践 Professional Social Practice  | 
			
			 
  | 
			
			 
  | 
			
			 
  | 
			
			 
  | 
			
			 
  | 
			
			 
  | 
			
			 
  | 
			
			 
  | 
			
			 
  | 
		||||||
| 
			 小计  | 
			
			 
  | 
			
			 
  | 
			
			 
  | 
			
			 
  | 
			
			 
  | 
			
			 
  | 
			
			 
  | 
		|||||||||
| 
			 合计  | 
			
			 36  | 
			
			 0  | 
			
			 36  | 
			
			 544+19周  | 
			
			 0  | 
			
			 544+19周  | 
			
			 
  | 
		|||||||||
| 
			 总计  | 
			
			 172  | 
			
			 119  | 
			
			 53  | 
			
			 2720+19周  | 
			
			 1880  | 
			
			 840+19周  | 
			
			 
  | 
		|||||||||
注: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推行全过程学业评价,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原则上期末考试成绩权重不超过50%。
六、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见表3)
表3 主要课程(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 
			 本专业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支撑课程  | 
			
			 权重  | 
		
|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  | 
			
			 高等数学  | 
			
			 0.1  | 
		
| 
			 大学化学  | 
			
			 0.2  | 
		||
| 
			 大学物理  | 
			
			 0.3  | 
		||
| 
			 材料工程基础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  | 
			
			 0.2  | 
		||
| 
			 1-2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具体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  | 
			
			 高等数学  | 
			
			 0.3  | 
		|
| 
			 大学物理  | 
			
			 0.2  | 
		||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  | 
			
			 0.1  | 
		||
| 
			 材料科学基础  | 
			
			 0.2  | 
		||
| 
			 1-3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推演、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物理化学  | 
			
			 0.2  | 
		|
| 
			 材料工程基础  | 
			
			 0.3  | 
		||
| 
			 材料科学基础  | 
			
			 0.2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0.2  | 
		||
| 
			 大学物理实验  | 
			
			 0.1  | 
		||
| 
			 1-4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和综合。  | 
			
			 大学化学实验  | 
			
			 0.2  | 
		|
| 
			 大学物理实验  | 
			
			 0.2  | 
		||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 
			
			 0.1  | 
		||
| 
			 材料工程基础  | 
			
			 0.2  | 
		||
| 
			 材料科学基础  | 
			
			 0.3  | 
		||
|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和材料研究方法,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进行识别和判断;  | 
			
			 高等数学  | 
			
			 0.1  | 
		
| 
			 物理化学  | 
			
			 0.3  | 
		||
| 
			 固体物理  | 
			
			 0.2  | 
		||
| 
			 材料工程基础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  | 
			
			 0.2  | 
		||
| 
			 2-2能够运用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 
			
			 线性代数  | 
			
			 0.2  | 
		|
| 
			 物理化学  | 
			
			 0.3  | 
		||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  | 
			
			 0.2  | 
		||
| 
			 材料科学基础  | 
			
			 0.1  | 
		||
| 
			 2-3能认识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会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2  | 
		|
| 
			 电化学基础  | 
			
			 0.3  | 
		||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2  | 
		||
| 
			 材料性能学  | 
			
			 0.2  | 
		||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1  | 
		||
| 
			 2-4能够运用相关基本原理,结合文献研究,分析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得到有效结论。  | 
			
			 物理化学实验  | 
			
			 0.3  | 
		|
| 
			 电化学基础实验  | 
			
			 0.2  | 
		||
| 
			 动力电池基础实验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  | 
			
			 0.2  | 
		||
| 
			 毕业论文(设计)  | 
			
			 0.1  | 
		||
|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因素。  | 
			
			 3-1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加工过程中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 
			
			 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  | 
			
			 0.2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  | 
			
			 0.2  | 
		||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1  | 
		||
| 
			 化学电源工艺学  | 
			
			 0.3  | 
		||
| 
			 认识实习  | 
			
			 0.2  | 
		||
| 
			 3-2能够设计/开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加工与应用过程中满足特定需求的反应器、加工设备或制品和模具等单元(部件);  | 
			
			 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  | 
			
			 0.2  | 
		|
| 
			 材料性能学实验  | 
			
			 0.2  | 
		||
| 
			 工程力学  | 
			
			 0.2  | 
		||
| 
			 工程制图及CAD  | 
			
			 0.3  | 
		||
| 
			 金工实习  | 
			
			 0.1  | 
		||
| 
			 3-3能够设计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进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工程中的系统或工艺流程的设计/开发,并能够在相关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编程  | 
			
			 0.1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  | 
			
			 0.3  | 
		||
| 
			 化学电源工艺学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  | 
			
			 0.2  | 
		||
| 
			 生产实习  | 
			
			 0.2  | 
		||
| 
			 3-4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工程以及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相关政策等制约因素,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降低环境危害。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  | 
			
			 0.2  | 
		|
| 
			 材料性能学  | 
			
			 0.1  | 
		||
| 
			 材料工程与安全  | 
			
			 0.3  | 
		||
| 
			 工程伦理学  | 
			
			 0.2  | 
		||
| 
			 生产实习  | 
			
			 0.2  | 
		||
|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对材料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等,并将信息进行综合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 
			
			 4-1能够基于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专业知识,结合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分析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及应用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0.1  | 
		
| 
			 固体物理  | 
			
			 0.2  | 
		||
| 
			 材料工程基础  | 
			
			 0.2  | 
		||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0.3  | 
		||
| 
			 动力电池基础  | 
			
			 0.2  | 
		||
| 
			 4-2能够根据研究对象特征,设计并选择合理的研究路线,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方案;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1  | 
		|
| 
			 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  | 
			
			 0.3  | 
		||
| 
			 电化学基础  | 
			
			 0.2  | 
		||
| 
			 材料性能学  | 
			
			 0.2  | 
		||
| 
			 动力电池基础  | 
			
			 0.2  | 
		||
| 
			 4-3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方案构建实验系统,安全地开展实验,正确地采集、整理实验数据;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  | 
			
			 0.1  | 
		|
| 
			 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  | 
			
			 0.3  | 
		||
| 
			 材料性能学实验  | 
			
			 0.2  | 
		||
| 
			 电化学基础实验  | 
			
			 0.2  | 
		||
| 
			 动力电池基础实验  | 
			
			 0.2  | 
		||
| 
			 4-4能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通过信息综合,归纳总结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3  | 
		|
| 
			 材料表界面  | 
			
			 0.2  | 
		||
| 
			 材料科学基础  | 
			
			 0.2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0.1  | 
		||
| 
			 电化学基础  | 
			
			 0.2  | 
		||
|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5-1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结构及性能测试等方面常用的现代仪器、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语言工具和相关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0.3  | 
		
| 
			 材料仿真实验  | 
			
			 0.2  | 
		||
| 
			 工程制图及CAD  | 
			
			 0.2  | 
		||
| 
			 专业英语  | 
			
			 0.1  | 
		||
|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编程  | 
			
			 0.2  | 
		||
| 
			 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软件,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加工与工程应用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实验  | 
			
			 0.2  | 
		|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1  | 
		||
| 
			 材料仿真实验  | 
			
			 0.3  | 
		||
|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编程  | 
			
			 0.2  | 
		||
| 
			 工程制图及CAD  | 
			
			 0.2  | 
		||
| 
			 5-3能够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加工与工程应用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 
			
			 毕业论文(设计)  | 
			
			 0.3  | 
		|
| 
			 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编程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  | 
			
			 0.2  | 
		||
| 
			 材料仿真实验  | 
			
			 0.1  |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 
			
			 0.2  | 
		||
|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6-1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材料工程实践活动的影响;  | 
			
			 工程伦理学  | 
			
			 0.3  | 
		
| 
			 思想道德与法制  | 
			
			 0.2  | 
		||
| 
			 形势与政策  | 
			
			 0.2  | 
		||
| 
			 认识实习  | 
			
			 0.3  | 
		||
| 
			 6-2能分析和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等工程实践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制约因素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新生研讨课  | 
			
			 0.2  | 
		|
| 
			 金工实习  | 
			
			 0.2  | 
		||
| 
			 生产实习  | 
			
			 0.3  | 
		||
| 
			 材料工程与安全  | 
			
			 0.2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0.1  | 
		||
|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7-1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  | 
			
			 形势与政策  | 
			
			 0.3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2  | 
		||
| 
			 有机化学  | 
			
			 0.2  | 
		||
| 
			 大学化学  | 
			
			 0.2  | 
		||
| 
			 四史教育  | 
			
			 0.1  | 
		||
|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和隐患。  | 
			
			 有机化学实验  | 
			
			 0.2  | 
		|
| 
			 化学电源工艺学  | 
			
			 0.1  | 
		||
| 
			 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  | 
			
			 0.2  | 
		||
| 
			 材料性能学  | 
			
			 0.2  | 
		||
| 
			 材料工程与安全  | 
			
			 0.3  | 
		||
|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维护国家利益;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3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0.2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0.2  | 
		||
| 
			 形势与政策  | 
			
			 0.2  | 
		||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0.1  | 
		||
| 
			 8-2具备良好的品德,诚实公正、诚信守则,并能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制  | 
			
			 0.3  | 
		|
| 
			 认识实习  | 
			
			 0.2  |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0.2  | 
		||
| 
			 第二课堂  | 
			
			 0.3  | 
		||
| 
			 8-3理解工程师对公众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并能够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 
			
			 金工实习  | 
			
			 0.3  | 
		|
| 
			 工程力学  | 
			
			 0.2  | 
		||
| 
			 工程伦理学  | 
			
			 0.2  | 
		||
| 
			 毕业论文(设计)  | 
			
			 0.3  | 
		||
|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交叉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有团队精神。  | 
			
			 9-1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 
			
			 公共体育  | 
			
			 0.2  | 
		
| 
			 认识实习  | 
			
			 0.2  | 
		||
| 
			 金工实习  | 
			
			 0.3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3  | 
		||
| 
			 9-2能够在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  | 
			
			 军事理论  | 
			
			 0.2  | 
		|
| 
			 第二课堂  | 
			
			 0.3  | 
		||
| 
			 公共体育  | 
			
			 0.3  | 
		||
| 
			 生产实习  | 
			
			 0.2  | 
		||
| 
			 9-3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能够在多学科交叉的团队中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0.3  | 
		|
| 
			 毕业论文(设计)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课程设计  | 
			
			 0.1  |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0.2  | 
		||
| 
			 工程管理学  | 
			
			 0.2  | 
		||
| 
			 10. 沟通: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1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与表达能力,能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以口头、文稿、图表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回应质疑,理解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性;  | 
			
			 劳动教育实践  | 
			
			 0.2  | 
		
| 
			 创新创业教育  | 
			
			 0.2  | 
		||
| 
			 金工实习  | 
			
			 0.2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  | 
			
			 0.3  | 
		||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1  | 
		||
| 
			 10-2了解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3  | 
		|
| 
			 新生研讨课  | 
			
			 0.3  | 
		||
| 
			 专业英语  | 
			
			 0.2  | 
		||
| 
			 形势与政策  | 
			
			 0.2  | 
		||
| 
			 10-3具备至少一门外语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领域的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  | 
			
			 大学外语  | 
			
			 0.3  | 
		|
| 
			 专业英语  | 
			
			 0.3  | 
		||
| 
			 第二课堂  | 
			
			 0.2  | 
		||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0.2  | 
		||
| 
			 11. 项目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的实践环节中应用。  | 
			
			 11-1理解并掌握一定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备、加工与应用等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生产实习  | 
			
			 0.3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  | 
			
			 0.2  | 
		||
| 
			 工程管理学  | 
			
			 0.3  | 
		||
| 
			 新生研讨课  | 
			
			 0.2  | 
		||
| 
			 11-2了解工程及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 
			
			 认识实习  | 
			
			 0.3  | 
		|
| 
			 动力电池基础实验  | 
			
			 0.2  | 
		||
| 
			 工程管理学  | 
			
			 0.3  | 
		||
| 
			 化学电源工艺学  | 
			
			 0.2  | 
		||
| 
			 11-3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运用到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制品及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过程中。  | 
			
			 毕业论文(设计)  | 
			
			 0.2  | 
		|
| 
			 工程管理学  | 
			
			 0.3  |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  | 
			
			 0.2  | 
		||
| 
			 材料仿真实验  | 
			
			 0.3  | 
		||
|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技术理解能力、总结综述能力等,能够不断学习以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  | 
			
			 12-1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针对个人职业发展,自主学习,与时俱进,适应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2  | 
		
| 
			 第二课堂  | 
			
			 0.1  |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0.2  | 
		||
| 
			 四史教育  | 
			
			 0.2  | 
		||
| 
			 创新创业教育  | 
			
			 0.3  | 
		||
| 
			 12-2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具有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包括不断提升对相关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  | 
			
			 专业英语  | 
			
			 0.1  | 
		|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0.3  | 
		||
| 
			 大学外语  | 
			
			 0.2  | 
		||
| 
			 工程伦理学  | 
			
			 0.2  | 
		||
| 
			 创新创业教育  | 
			
			 0.2  | 
		
七、专业课程设置(见表4)
表4 专业课程设置
| 
			 课程 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 模块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先修课程  | 
		
| 
			 专 业 教 育 课 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1002112201  | 
			
			 高等数学(一级,上)  | 
			
			 无  | 
		
| 
			 1002122201  | 
			
			 高等数学(一级,下)  | 
			
			 无  | 
		|||
| 
			 1002132201  | 
			
			 线性代数  | 
			
			 无  | 
		|||
| 
			 185213220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无  | 
		|||
| 
			 1852112201  | 
			
			 工程制图及CAD  | 
			
			 无  | 
		|||
| 
			 1852122201  | 
			
			 大学物理(一)  | 
			
			 无  | 
		|||
| 
			 1852132201  | 
			
			 大学物理(二)  | 
			
			 无  | 
		|||
| 
			 1852112202  | 
			
			 大学化学(一)  | 
			
			 无  | 
		|||
| 
			 1852122202  | 
			
			 大学化学(二)  | 
			
			 无  | 
		|||
| 
			 1852132202  | 
			
			 物理化学(一)  | 
			
			 高等数学、大学化学  | 
		|||
| 
			 1852142201  | 
			
			 物理化学(二)  | 
			
			 高等数学、大学化学  | 
		|||
| 
			 1852142202  | 
			
			 工程力学  | 
			
			 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及CAD  | 
		|||
| 
			 1852142203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 
		|||
| 
			 1852112203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专业新生研讨课  | 
			
			 无  | 
		|||
| 
			 1852122203  | 
			
			 材料工程与安全  | 
			
			 无  | 
		|||
| 
			 专业核心课程  | 
			
			 185224220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基础  | 
			
			 电化学基础  | 
		||
| 
			 1852252201  | 
			
			 储能材料与制备技术  | 
			
			 大学化学、物理化学  | 
		|||
| 
			 1852242202  | 
			
			 材料科学基础(一)  | 
			||||
| 
			 1852252202  | 
			
			 材料科学基础(二)  | 
			
			 高等数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  | 
		|||
| 
			 1852242203  | 
			
			 材料工程基础  |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  | 
		|||
| 
			 1852242203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一)  | 
			||||
| 
			 1852252203  |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二)  | 
			
			 大学化学、大学物理  | 
		|||
| 
			 1852232201  | 
			
			 电化学基础  | 
			
			 大学化学、大学物理  | 
		|||
| 
			 1852262201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固体物理  | 
		|||
| 
			 1852262202  | 
			
			 材料性能学  | 
			
			 大学化学、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 
		|||
| 
			 专业选修课程  | 
			
			 专业限选课  | 
			
			 1853162201  | 
			
			 专业英语  | 
			
			 大学外语、 材料科学基础  | 
		|
| 
			 1853152201  | 
			
			 固体物理  |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 
		|||
| 
			 1853122201  | 
			
			 有机化学  | 
			
			 大学化学  | 
		|||
| 
			 1853252201  | 
			
			 智能制造与 工业机器人编程  | 
			
			 无  | 
		|||
| 
			 1853162202  | 
			
			 化学电源工艺学  | 
			
			 电化学基础  | 
		|||
| 
			 1853172201  | 
			
			 工程伦理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 
		|||
| 
			 1853152202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
| 
			 1853152203  | 
			
			 动力电池基础  | 
			
			 电化学基础  | 
		|||
| 
			 1853252202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 
			
			 材料科学基础、 专业英语  | 
		|||
| 
			 1853172202  | 
			
			 工程管理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工程伦理学  | 
		|||
| 
			 专业任选课  | 
			
			 1853352201  | 
			
			 薄膜材料制备及应用  | 
			
			 材料合成与制备、 材料性能学  | 
		||
| 
			 1853352202  | 
			
			 低维纳米材料  | 
			
			 材料合成与制备、 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 
		|||
| 
			 1853362201  | 
			
			 电催化原理及应用  | 
			
			 电化学基础、化学电源工艺学  | 
		|||
| 
			 1853362202  | 
			
			 光催化材料与 光催化净化技术  | 
			
			 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  | 
		|||
| 
			 1853372201  | 
			
			 动力电池梯次 利用与回收技术  | 
			
			 动力电池基础、化学电源工艺学  | 
		|||
| 
			 1853372202  | 
			
			 新型离子电池 原理与关键技术  | 
			
			 化学电源工艺学  | 
		|||
| 
			 微专业选修  | 
			
			 
  | 
			
			 
  | 
			
			 
  | 
		
八、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见表5)
表5 各类课程的学时、学分统计
|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模块  | 
			
			 学时  | 
			
			 学分  | 
			
			 学分比例  | 
		|
| 
			 通识 教育 课程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 
			
			 
  | 
			
			 720(其中,理论课堂教学504学时,实践教学216学时,不含军事技能训练2周)  | 
			
			 41(含实践12)  | 
			
			 23.83%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 
			
			 64  | 
			
			 4  | 
			
			 2.32%  | 
		||
| 
			 专业 教育 课程  | 
			
			 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 
			
			 学科基础课程  | 
			
			 624  | 
			
			 39  | 
			
			 22.67%  | 
		|
| 
			 专业核心课程  | 
			
			 400  | 
			
			 25  | 
			
			 14.53%  | 
		|||
| 
			 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 
			
			 专业限选课程  | 
			
			 336  | 
			
			 21  | 
			
			 15.69%  | 
		||
| 
			 专业任选课程  | 
			
			 96  | 
			
			 6  | 
		||||
| 
			 实践 教学  | 
			
			 必修  | 
			
			 通识教育课程实践  | 
			
			 216+2周  | 
			
			 12  | 
			
			 非独立设课实践学分比例9.30%  | 
			
			 30.23%  | 
		
| 
			 专业教育课程实践  | 
			
			 64  | 
			
			 4  | 
		||||
| 
			 基础实践  | 
			
			 176+2周  | 
			
			 7.5  | 
			
			 独立设课实践学分比例20.93%  | 
		|||
| 
			 专业实践  | 
			
			 272+3周  | 
			
			 11.5  | 
		||||
| 
			 综合实践  | 
			
			 96+14周  | 
			
			 17  | 
		||||
| 
			 合计  | 
			
			 2720+21周  | 
			
			 172  | 
			
			 100%(不含非独立设课实践学分比例)  | 
		|||
九、其他说明
表6 建议修读学分学期分配表
| 
			 学年  | 
			
			 一  | 
			
			 二  | 
			
			 三  | 
			
			 四  | 
			
			 合计  | 
		||||
|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建议修读学分  | 
			
			 24.5  | 
			
			 25  | 
			
			 25  | 
			
			 27  | 
			
			 25  | 
			
			 18  | 
			
			 10.5  | 
			
			 17  | 
			
			 172  | 
		
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院长:
教务处负责人:分管教学校长: